衰退的日本动画业,就靠中国人拯救了
日本动画业年年药丸的论调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不管是富野由悠季,还是庵野秀明,都对日本动画业的现状表示过担忧。
为什么呢?
市场太过狭窄,所以一再依赖和讨好宅男。
政府主导的“cool japan”战略,意在向全球推销日本动漫,然而收益并不算好。
如今看来,“cool japan”战略根本没有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。
动画从业者薪水太低,原画师一张原画才4000日元。除了吉卜力以外,没有哪家动画公司会被员工固定工资,员工只有画多少拿多少钱,一个原画师每天至少工作13个小时。
一个原画师一年拿100万日元,折合人民币不到6万元,大家就想下这工资在日本能干个啥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人来了。
大家可能会想,要论动画制作技术,以及整个行业的水准,中国人似乎不能带给日本动画业什么好经验。
毕竟中日动画的差距是现实存在的。
但是,论动画行业,中国虽然比不上日本,但是,中国有日本最紧缺的两样东西——
钱。
以及市场。
先说钱。
同80年代末日本的投资人一样,中国的资本发现了日本动画的潜力,于是多家资本开始大举进攻日本动画业。
方法也很简单粗暴。
我啥也没有,就是钱,总之你们好好给我工作,绝对没坏处。
中国投资人能开出比日方投资人更高的薪水。
吓得动画制作公司还必须暂时扣下部分薪水,免得过高的薪水动摇动画从业者的决心。
要是知道中国人钱多,自己的制作公司还能留住人么。
所以,曾执导过《北斗神拳》的动画监督芦田丰雄很是担忧——
如果业内不想办法提高从业者待遇,那么日本动画业的人才被中国人买空也是迟早的事情。
不过,也不是很多日本人欣然接受中国资本的大买特买。
因为一些原因,他们对为中国资本办事有一些抵触。
不过资本家的一大优点就是变通。
中国资本来投资日本动画,又不是非要你的技术力量去做什么国产动画崛起一类的事。
目的其实很明确,就是赚钱。
并且中国的资本家也认识到,中国的年轻一代其实对日本制作这个符号下的动画有好感,强行去搞中国制作,反而不是什么讨巧的事情。
从2015年末开始,大量的中国资本涌入日本动画业。
除了钱以外,还有市场。
其实市场用最近的例子就知道了。
《你的名字》在日本前前后后搞了4个月,破200亿,折合人民币近13亿元。
在中国上映不到4天,破3亿元。
显然,中国相比日本有着更大的市场,并且随着越发重视版权,以及消费正版的意识提高,中国境内的视频巨头也开始大量购买日本动画的版权。
根据2015年日本方面的资料,一集较热的深夜档动画,卖给中国大陆,大概是1000万日元一集,而一集的制作费也就1300万日元。
也就是说,仅仅依靠中国的市场,就能基本收回成本。
《暗杀教室》的制作组坦诚,单是靠中国的版权费,就收回了全部的成本还小有盈余。
所以,2015年,日本卖给中国的版权费相比同期增加了178%。
结合中国资本进入日本动画业这一条件,接受中方融资的日本动画,在进入中国时显然能得到更多的便利。
虽然目前日本方面有不少人呼吁这样下去是引鸩止渴,日本动画迟早因为过度依靠中国市场而失去主动权。
但是,对于缺钱又缺市场的日本动画业来说。
中国是绝佳的选择。
作者介绍:
叶喃音,专注动画史的动画迷,欢迎关注^^
- 本作品是由date Bonnie and Marion www.6hwx8.mystrikingly.com 的投递作品。
- 除特别注明外,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喵咔动漫ACGN动漫资源小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://miaokadm.com/dmzx/ecyqw/14738.html

